Search


【關於運氣兩三事】

先說小弟完全可以理解富豪居各位大大瞧不上年化...

  • Share this:


【關於運氣兩三事】

先說小弟完全可以理解富豪居各位大大瞧不上年化報酬率贏大盤幾個百分點這種低微的報酬率,特別是月風大大輕鬆就可以年化50%+,但這麽高的報酬率通常對應著相對的風險,以月風大大的月風流來說,大概就是不時需要上法院,以及出場時機選不好的話,得吃連續跌停板,動輒下跌50%甚至超過90%,像一年多前月風大大覺得台股唯一值得買的本盟,從當時的將近150跌到現在剩7塊多,當然後續的下跌跟月風大大都無關,只是這種選股方式不太適合小弟,要月風大大這種真正的高手才有辦法駕馭。

另外各位大大對我訪談所提「運氣」的含義似乎有點誤解,以下直接轉貼我過去寫的文章,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自己用「價值溢酬」這個關鍵字搜索,應該能對所謂的運氣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這裡先引一段巴菲特在1993年的股東信裡的話:「有些投資策略,例如我們從事多年的套利活動,必須將風險分散,若是單一交易的風險過高,就要將資源分散到幾個獨立的個案之上,雖然個案可能導致損失,但只要能確信經過機率的加權平均,能夠讓你獲致滿意的報酬就行了,許多創業投資者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除了套利外,同樣的原則也可以運用在股票投資上,我們可以參考巴菲特是怎麼建立他個人的韓股投資組合的。2005年時,巴菲特在哈佛的演講中提到,花旗曾寄給他一份韓國股市的手札,韓國所有的公開上市公司都列在其中,每頁介紹一檔股票,應該就像台灣四季報的韓國版吧!收到這份手札之後,他大概花了五六個小時,從裡面挑選了20家公司。

這些公司的平均本益比非常低,而且擁有相當強健的資產負債表:以大韓麵粉加工有限公司為例,這家公司每年能賺取15000韓寰,本益比卻只有2點多倍。此時巴菲特只要分散投資這類型的便宜公司就好,就算後來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公司中,有極少數經營有問題,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也有限。但只要其中有幾檔的本益比被市場重估,那麼上升潛力可是以100%為單位計算的,像上面提到的麵粉股就算漲了三倍,本益比還是不到10。

他當時投資了約1億美元在韓國股票上。在這個例子中,巴菲特沒有去過韓國,也不了解他買進的這些公司,甚至連公司的年報都沒有看過,只是從手冊中所提供的簡介、淨值、每股盈餘和股價,去判斷是否可以買進,這就是標準的葛拉漢式投資法。

只要使用簡單的價值篩選原理與公式形成投資組合,在歷史上就可以達到遠優於指數本身的報酬率。如同其他的投資法則,只要大多數的人都了解並採用這種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就必然會失效,但有趣的是,雖然價值溢酬幾十年前就已經被學術界所發現,但直到近年仍然存在。

我想這個現象之所以能持續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眾通常都追求短期利益,不願意從較長期的觀點去投資。只要短期的績效不如人,他們就會放棄,不再堅持原有的策略,即使他們知道長期市場會還給他們公道也一樣。』

對相關研究有興趣但是懶得查的話,Tweedy, Browne整理了大量實證文獻在這本電子書裡:
WHAT HAS WORKED IN INVESTING

只是這是英文的,不知道各位看不看得懂就是。我簡單摘要一下,除價值溢酬外,書中還列出三種歷史上能超越大盤的方法:

1. 挑選內部人買進的股票
2. 挑選大跌後的股票
3. 挑選小市值的股票

用這種有學術驗證的方式投資,實際上應該是不太需要拜媽祖,不用擔心死後的世界,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晚上睡得著就是。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踢爆詐騙、社會評論、投資雜談 Youtube:財富開麥拉 著作:麥克風的股市求生手冊
View all posts